• 联系方式
  • 加入收藏
  • 沈阳师范大学主页
  • 当前位置:首页  大学文化

    探矿山的试金之石 走大漠的擎国之柱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谢农 王雨 孙利宇     新闻发布:系统管理员    日期:2010/09/12    浏览量:31  】【打印本页】 【关闭
      王柱国,作家协会会员。在《边疆文艺》上发表过《包玉芳》《欢迎你,哈雷彗星》《中华小行星的故事》等科普故事及短篇小说《勘探队员的歌声》,一生不曾间断修改长篇小说《把青春献给祖国》,2002年完成第一部《宁静的大山》,2009年3月完成宁静的大山《巡回全国售书日记•札记》长篇杂文。

      9月10日至12日,师大校园中多了一道特殊的风景。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带着他那辆银白色的面包车,支起一张小桌,摆上几本书,沏上一杯茶水,向来往的人群介绍着他的这几本书。记者走近,叫了一声“王老师”,在对话中,慢慢地了解着属于他的故事。
      探矿云南  二十年汗洒南疆
      1953年,年仅二十岁的王柱国毕业于长春地质学校。当时,他被组织分配到河北的一家大煤矿,而有些人则被分到了遥远的云南。那时在北方人的眼中,云南是边疆,古语中,只有犯人才会被发配到那种地方受苦。所以,没有人愿意登上南行的火车。但年轻的王柱国没有考虑这些,“云南有什么可怕的,去了也好,到那增长知识,闯闯世界。”于是,他放弃在这边优越的工作条件,毅然前往云南。
      在云南昆明冶金设计院,他和他的地质勘探队出没于深山之中,为祖国寻找矿藏。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他深深地爱上了地质勘探队。“我们是一个团队,是集体劳动,我们全体队员的努力换回了最后的成功。”王柱国老人骄傲的说到。
      结缘文学  五十载终磨一剑
      在地质勘探队中,王柱国结识了挚友李炜,那个时候,他没有想到,正是这个人,影响了他的一生。李炜是一名地质勘探队员,同时也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在业余时间里,李炜时常向报社投一些小诗和杂文。这深深地影响了王柱国,渐渐地,他成了李炜的第一读者,并深深地陷在文学的土壤中,并爱上了这片土地。
      那时,他便萌生了一个想法,要为地质勘探队写一本书,“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了解他们的奉献精神。”于是,他开始着手写书,这一写就是五十年。这本《宁静的大山》记录了一支地质勘探队的生活和工作,凝结了王柱国老人毕生的心血,更是他毕生的骄傲。
      全国辗转  送书到大漠深山
      当谈到这本书时,王柱国老人告诉记者,《宁静的大山》中“宁静”给人一种思考,大山本来是宁静的,但地质勘探队进驻之后,大山就沸腾了。也正是大山的沸腾,才带动了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有了人民富足的生活。
      老人出版这本书之后,便买了一辆面包车,在全国巡回售书。从昆明出发,辗转贵州、湖南、福建等地,跑遍半个中国。这次来到东北,当记者问及为什么选择沈阳师范大学时,老人说道:“我曾经在哈尔滨师范大学进修过,所以我把全国所有的师范大学都视为母校。”
      在采访的最后,王柱国老人告诉记者,“能来到沈师对我来讲是一种荣誉,我在学校里看见了许多年轻的同学们,能来到这里学习是他们的幸福,希望大家在这里能够学到真本领,毕业后为祖国服务、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学生记者:谢农 王雨
    摄影:孙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