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方式
  • 加入收藏
  • 沈阳师范大学主页
  • 当前位置:首页  理论学习  基层组织学习

    全运会十二论(六)

    【来源:蔡伏虹     作者:沈轩言     新闻发布:系统管理员    日期:2011/05/04    浏览量:25  】【打印本页】 【关闭

    晒一晒沈阳文化家底

      
      核心提示:国人因全运会而瞩望沈阳,不仅要看到竞技体育的技术含量,更要看到这座城市的文化含量。

      两年之后,“十二运”将展开沈阳的画轴。全运盛会的精彩,不仅仅在于“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更是以体育为舞台,上演各主办城市的独特形象,展示当地市民的综合素质,体现一座城市乘势而上、奋发图强的精神。
      纵观几十年来的体育盛会,不论是上世纪60年代的东京奥运会、80年代的汉城奥运会,还是新世纪以来的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举办体育盛会恰逢其时——这些城市皆处于发展的关键时刻:城市的经济实力积累到一定层次基础上,以体育盛会为舞台,展示城市的文化,让文化成为盛会的另一个主角,由此升华城市的魅力,令城市的感染力、吸引力骤然升级,跃上一个崭新的层级,无论在赛事中还是赛事后,城市的影响力都远非往日可比。
      全运会是国内最高级别的赛事,“十二运”之所以花落沈阳,不只因为沈阳经济发展的硬实力,还归因于城市文化的软实力。国人因全运会而瞩望沈阳,不仅要看到竞技体育的技术含量,更要看到这座城市的文化含量。
      站在更高的视角上,体育本身就是文化交融的载体,体育盛会是提高城市辐射力、进行城市营销的绝佳平台,一届富蕴文化的全运会,不仅在国人面前增色,更给主办城市加分。
      这是一次多年难求的机遇,更是一次情势紧迫的挑战。沈阳要取得加分,关键在于突出文化特色,进一步明晰文化发展的定位;发挥深厚的文化积淀,注重对文化精华的提炼;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推出一批立得住、叫得响的文化品牌。
      目前离“十二运”仅剩下两年时间,在这两年里,我们当启动倒逼机制,只争朝夕,整合文化资源,提取并壮大城市文化精神,升级文化产品。唯有如此,两年后的全运会方能打上深刻的“沈阳烙印”;借助此次全运会,沈阳城市营销的舞台才能铺展得更宽广;“文化沈阳”才能化作牢固的支点,撬动沈阳的经济社会强劲而持久地向上跃升。
      显然,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城市文化攻坚战。大战之前,准备先行,我们有必要将沈阳的文化家底——民俗文化、艺术产品、旅游资源、历史积淀等各类文化积存进行一次集中“晾晒”,以期突出重点,抓住着力点,寻求突破点,获取制胜点。
      让我们晒一晒沈阳风情,想想该让九州宾朋欣赏到什么?
      每逢大型赛会,当促使城市文化底蕴厚积薄发,令城市“升值”。北京奥运会展示出了人文北京的风采,济南全运会展示出了齐鲁文化的源远流长,广州亚运会展示出了岭南文化的活力,在此次全运会中,沈阳应当亮出我们黑土地文化历久弥新的魅力。
      沈阳的文化脉络,从秦开在沈水之阳筑城,清朝努尔哈赤建都,到中国装备制造之都……沈阳从来不缺乏亮点。如今,我们已经拥有艺术惠民“双百万”工程、精彩纷呈的沈阳杂技、芬芳持久的二人转艺术、惊艳世人的《我那呼兰河》等城市文化代表作。
      更新更多的城市文化代表作从何而来?当从历史积累中来,当从文化传承中来。目前我们完好地存留着清文化、工业文明等城市文化基因,形成了厚重的城市文化储备,这就是我们今后将不断再出文化精品的豪情所在。
      由此我们正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该如何在短短的两年内,整体包装我们深厚的文化积存,施展点睛妙笔,涵养文化魅力,突出沈阳的特色?我们不仅仅要发挥、创建沈阳文化这一区域性的文化特色,更要把辽宁丰富的文化资源,辽宁的文化优势,借助全运会平台,变成“沈阳的”文化优势,将其变成可看、可听、可感的文化盛宴。
      让我们晒一晒沈阳精神,思考该让九州宾朋感触到什么?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