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方式
  • 加入收藏
  • 沈阳师范大学主页
  • 当前位置:首页  理论学习  基层组织学习

    全运会十二论(八)

    【来源:蔡伏虹     作者:沈轩言     新闻发布:系统管理员    日期:2011/05/04    浏览量:26  】【打印本页】 【关闭

    办好十二运 没有旁观者


      核心提示:筹办全运会迸发出的志愿精神,对沈阳来说,是一种巨大的“精神福利”。这种“福利”不仅关乎赛事是否成功与精彩,更关乎公民精神能否借力提升。

      
      随着沈阳市迎全运系列活动渐次展开,相关话题也开始聚集。前几天一个网友的帖子——“一个普通的市民,能为全运做点儿啥?”引起许多网民热情地回应与讨论,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它真实地表达了那些希望参与盛会却又没有合适方式的市民心声。

      我们能为全运做些什么?——这种心声,与其说是有心无力的自愧,不如说是一定要尽一己之责的自省;与其说包含茫然感,不如说饱含责任感。更重要的是,它表明“全民参与”理念已经在市民中引发共频共振。这,就是每一个沈阳人,每一个关注沈阳的人参与意识的萌发,志愿精神的觉醒。
      这是一种需要释放的责任感。“城市有我更可爱,全运有你更精彩”,这样一种大时空范围的志愿者服务将把所有参与全运的热情、愿望和行动集结起来。奉献,是志愿精神的核心。
      当好东道主,就是要在奉献和分享间架起桥梁。我们知道,成功举办一项活动的共识是:动员社会志愿者“共同参与共享精彩”——这种无差别志愿服务就是“人人都是东道主”,那这个东道主要做些什么呢,是端茶倒水,还是引路搭桥;是微笑服务,还是……人人心中都有一个“东道主”的标准,视角不同,看法当然也就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通的——“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我们能为全运做些什么?无关“身份”。不论是北京奥运会,还是上海世博会,目能所及,都活跃着统一着装的赛会志愿者,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专门的训练,有效地保证了整个赛会服务的顺利运作。我们身在其中,总是处处感到亲切和便捷。还有更多的感动,来自于社会志愿者。整个赛会期间,他可能只为您指了一次路,甚至仅仅给了您一个微笑,但这种全民参与的付出精神和热情友好的城市氛围,却让人心生敬意和感怀。每个人都可以是“志愿者”,只要我们有付出的精神,所谓“身份”,并不能拘囿我们的热情与责任。
      我们能为全运做些什么?不在“大小”。或许,我们并没有强大的能力,但我们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道虽远,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迎全运、办全运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参与和协作。只有拿出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才会让志愿者服务的涓涓细流汇成滚滚长河。如果说,赛事比拼体现在竞技场上,那么全运会的更大赛场就是我们所在的这座古老又生机勃勃的城市。置身其中的每个市民,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次温情的帮携……无不见证出沈阳人“公民品质的成型和公民社会的成长”。这对于这座城市和我们自己是最宝贵的考量。
      我们能为全运做些什么?苦练“内功”。北京奥运会期间,有150万名各类志愿者,提供服务项目超过600个,涵盖了语言、助残、法律、环境等16类。当好“东道主”要练内功,使志愿服务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用本领,用能力,把积极参与的意愿与身体力行的能力结合起来,这样才会更好地发挥效用。可以说,人尽其才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志愿服务,可以充分地把能力转化为效果,达到最优配比,从而释放出最大的能量,获得最可喜的收获。
      我们能为全运做些什么?机制“护航”。随着城市发展,区域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保障机制,才能让志愿服务形成一种习惯。尤其是,志愿服务需要科学管理、合理调配,我们只有形成一整套的服务机制与统筹系统,才能把服务时间、专业特长、工作量等进行记录、测量,从而根据需求组成团队,做好服务项目。同时,我们还要制订出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志愿者把志愿精神、志愿传统继续发扬光大,并且逐步形成整个城市的志愿服务文化氛围。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