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发布了“2018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我校古生物学院/辽宁古生物博物馆胡东宇教授组织完成的“迄今世界最早的不对称飞羽的首次发现”研究成果入选。
鸟类飞行起源及飞羽的演化是鸟类起源研究的国际前沿课题。我校胡东宇教授研究团队,于2018年1月15日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产自河北青龙距今1.6亿年前侏罗纪地层、迄今世界最早的具不对称飞羽恐龙——巨嵴彩虹龙(Caihong juji)的发现,首次揭示了不对称飞羽很可能首先出现于鸟类祖先的尾部,早于德国始祖鸟至少1000万年,新物种很可能代表了鸟类飞羽从对称性到不对称性演化的重要“衔接点”;研究还发现标本的羽毛具有决定彩虹颜色的色素体,表明在羽毛发生早期,羽毛颜色很可能已达到或接近现在羽毛的丰富水平。英国BBCnews、美国《科学》网站、《National Geographic》、《Discover》、《Scientific American》、《Sci-news》杂志、新华社、人民网、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光明日报》、《科技日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站等全球数十家主流媒体和科学网站多角度报道了这一研究成果。在2018年度各学科领域研究成果的“Altmetric”社会关注度评价中,该成果入围Top5%。
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于1929年,是国内成立最早的自然科学学术团体之一。自2017年开始,学会每年度评选发布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此次入选的还有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云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大学及贵州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完成的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成果涉及古脊椎动物、古人类、古生态与古环境、早期生命和地层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反映了过去一年我国古生物学各领域所取得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科学成果。
此外,本届入选十大进展的研究团队中,我校古生物学院培养的多名学生名列其中,他(她)们在各自读博读研的大学或研究所跟随导师,致力于古生物事业发展,逐渐成为不可替代的攻坚力量,并展现出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科研素质,充分体现了我校古生物学院以科研带动教学的人才培养特色。
巨嵴彩虹龙(模式标本)
巨嵴彩虹龙(复原图)
2018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
排名 | 首要完成人姓名 | 进展名称 | 主要完成单位 | 成果发表刊物 |
1 | 李 淳 | 三叠纪具喙的基干龟类及龟类的早期演化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Nature |
2 | 毕顺东 | 混元兽-改写有袋类起源 | 云南大学 | Nature |
3 | 张晓凌 | 距今3-4万年前人类踏足高海拔青藏高原腹地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Science |
4 | 戎嘉余 | 古生物学教材:《生物演化与环境》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
5 | 邹晶梅(Jingmai K. O’Connor) | 从化石研究现代鸟类生物学特征的演化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 |
6 | 胡东宇 | 迄今世界最早的不对称飞羽的首次发现 | 沈阳师范大学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6 | 宋海军 | 揭秘海洋生态系在二叠纪末大灭绝事件中的响应过程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Science Advances; GSA Bulletin |
8 | 陈 哲 | 埃迪卡拉纪具附肢两侧对称动物的足迹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Science Advances |
8 | 沈 冰 | 雪球地球促进动物演化 | 北京大学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8 | 赵元龙 | 贵州剑河寒武系苗岭统及乌溜阶层型剖面和点位 | 贵州大学 | 报告 (国际地科联批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