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方式
  • 加入收藏
  • 沈阳师范大学主页
  • 当前位置:首页  师大学人

    搭建交流平台 助推科学发展

    【来源:xinwen     作者:高欣瑜 连 荷     新闻发布:系统管理员    日期:2009/08/26    浏览量:159  】【打印本页】 【关闭

     

        张维平博士,我校博士联谊会名誉会长、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西南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张维平教授曾经参与我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起草和修订工作。主持了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中国教育法制研究》、《中小学校违法行为及其预防》等5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和10项省级科研项目。
        2008年12月,沈阳师范大学博士联谊会成立后,已经成为师生们关注的热点之一。日前,本报记者就相关问题特邀采访了"博士联谊会" 名誉会长张维平教授。
        记者:您作为我校的第一位博士,为学校的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工作作出了很多贡献,在首届博士论坛上也发表了《一位老博士对沈师的情感》,请谈谈您的感想?
        张博士:作为学校中的博士我觉得我们最应该做到的就是爱自己的学校,诚心诚意的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学校的科研工作,学科建设工作和学校的整体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每一位博士都是国家培养的,是属于国家的,这就应该为国家作贡献,而最基本的就应该从自己的工作单位开始,对于我们来讲,就是不要脱离学校,要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多考虑学校的发展。"博士"这个称呼不仅仅代表着我国最高的学位层次,标示着较高的学术修养,还代表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担当。
        记者:围绕学校发展建设中的问题,学校开展了"博士论坛",您觉得它会起到什么作用呢?
        张博士:第一,我觉得当今时代知识发展的速度非常快,虽然博士的知识是最多的,在当时是最前沿的,但这并不代表拥有博士学位的人的知识就永远是最前沿的,那个学位只是当时的认证。博士并不是一个封号一个符号,不是一朝得道立地成佛,它只是一个称号,所以开展"博士论坛"有助于推动我们加强学习。第二,古语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 学术研究也需要交流与碰撞,要学会加强合作,每个人都并非十全十美,每个人的知识也都有缺陷,我们所突出的只是自身所学专业的这一点,就如同浩瀚海洋中的一滴水,所以我们要在团队中不断充实,不应该飘飘然,要正确认识自己,发挥团队作用,这样才能有所成就。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论坛既是一个教学论坛,又是一个科研论坛;既是一个学术论坛,又是一个工作论坛。第三,"博士论坛"能为大家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能够在继承与创新结合,表达与倾听并重,思考与评论相继,严肃与活泼兼具的良好学术氛围中,享受到知识传播与知识共享的愉悦。

        记者:近几年您在学术上也有很多成果,很想了解一下您对学术的态度?
        张博士:首先我觉得应该追求真理,不要将个人利益掺杂到其中,如果过多地考虑对个人的影响,那么学术理念就容易偏离。其次我觉得艰苦奋斗的精神还是不可或缺的,虽然现在的科学技术和设备条件都有了很大进步,查找资料也已经比以前便捷的多,但是从将来的角度看,我们的这些技术水平还和以后差很多。从资金的角度来说,虽然学校给我们研究经费,但并不保证每一次都够用,这就需要我们克服困难,自己创造条件想办法利用有限的资金做出最好的成果。
        记者:你在学术方面有着许多成就,对于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在做学问方面您有什么建议呢?
        张博士:作为在校大学生,已经步入了知识的殿堂,知识的海洋是没有穷尽的,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向博士的方向努力。国家是需要这样的人才的,但想成为博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谓寒窗苦读,要不断学习,如果不认真是不可能成为博士的,想成为博士是需要耐得住寂寞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校大学生合理分配时间,所以我还是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去追求博士这个学位的,我们可以在实践中努力,去实现它,现在的学习条件都很好,机会也很多,就看我们是不是善于抓住这些机会。
    张维平教授最后表示希望可以将"博士论坛"办成"交流教学体会,分享创新设想,构建学术平台,引领校园文化"的学校发展的助推器。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