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恩 师生情张广学院士,山东定陶人,1921年生,1946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艺系,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2002年5月受聘于沈阳师范大学,是我校首位特聘教授。 张广学院士是我国著名昆虫分类学家和昆虫生态学家,主要从事棉虫防治学、蚜虫系统学等方面的研究,在蚜虫的生物学、系统发生、演化理论和综合治理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将我国的蚜虫记录从400多种推广到1000多种,占世界总数的1/4。发现9个新属、224个新种和新亚种。1983年编著的《中国经济昆虫志》第二十五册同翅目:蚜虫(一)一书,被大英博物馆Blackmanet Eastop博士在其名著《世界农作物蚜虫》中推荐为东亚蚜虫鉴定重要用书。张广学院士对“马铃薯无病毒原种生产及原种繁育体系”的研究,使马铃薯产量增加50%。主要论著有《棉蚜及其预测预报》、《棉花害虫的综合治理》、《中国经济昆虫志》、《当归》等。1950-1989年发表论文和专著141篇(本),1990年至今发表论文和专著144篇(本)。到目前为止,张广学院士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三十多项,其中包括: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第四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牌奖各一次;全国科技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两次;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及三等奖各一次;“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一次;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二、三等奖各一次;科技进步特等奖一次及一等奖五次等。 为了深入了解张广学院士,我们特意走访了我校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张广学院士的助理李学军教授和郑国副教授。 “印在脑海里”的和蔼恩师 中等个头,有些瘦,外加一副眼镜,简单但又依旧可称得上是“帅老头”的张院士在看书时一丝不苟。在李教授眼里,做起科研来的张院士,严肃而又认真。古语说得好:贵人言语迟。张院士正是一位治学严谨,学问考究的学者。他不喜欢说教,却用简单易懂的行为说话。他用虚怀若谷的胸怀和处变不惊的哲学引导着他的学生。先生用他人格魅力浸染着学生的丹青风骨。十年如一日,先生不渝的追随科研的脚步,勤勤恳恳,不论巍峨高山还是峡谷渊流,先生总是亲自进行实地研究。 而郑国副教授则这样形容他的老师张广学院士对他的影响:“他豁达的心胸,谦和的为人态度,足以影响我的一生。”200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已过而立之年的他成为了张广学院士的学生。当时,他很意外,但更多的是期待与兴奋。在郑老师等待与先生见面的日子里,他无数次想过他未来三年的老师是一位全国知名的院士,会不会因此而有很大的距离。但是从他见到张院士的第一面起,一切的疑虑就都烟消云散了。他告诉我们说:“当时张院士的形象就是一个和蔼的老人,就像是久未见面的亲人,感觉是那样的亲切。” 卓越贡献,默默奉献 自张院士来到我校后,在动物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师大的发展建设等方面为我做出了重要贡献:组建了“沈师大生物系统进化与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张院士兼任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年9月该实验室申报“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获得成功,这是我校第一个理科省级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经过三年的建设和发展壮大,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科水平,突显科研特色,将动物学与我校古生物学研究方向进行整合,组建了“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实验室”,并于2006年在辽宁省科技厅组织的辽宁省重点实验室评审中获得成功。目前,我校的动物学已建设成为省级重点学科,辽宁省动物学会现也已经挂靠到了我校;而且在化生学院所有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动物学在全省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另外,张院士在我校培养的四名研究生均考取博士研究生,并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 学高身正,师之典范 李教授介绍说:“先生虽然声名远播,研究斐然,却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和的心。俭朴是他生活一贯作风,如今还身穿80年代布料做的衣服,却依然显得挺拔得体,风度翩翩……”老先生不仅在学问上造诣极深,更是以育人为己任,他拿出全部薪金在我校附属学校设立“张广学院士奖学金”,用以表彰品学兼优的学生。先生虽然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但是与学生感情深厚。 在师从张院士的三年时间里,郑老师在张院士的身上学会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据郑老师回忆:每当张院士获得荣誉的时候,都仅仅淡然一笑,这就是他的处世态度。“老师他总是以身作则,从不计较得失,是我们这些学生的典范。还记得当时老师在我校共带了四名学生,我们也常聚在一起,每当提起老师时,我们记起最多的是老师的亲和,老师的简朴,老师做事的态度……” 触动真情,深藏快乐 在郑老师眼里,师从张院士的日子是快乐的。“2004年,一次在岫岩考察时,我们围坐在一起,那是我第一次听老师唱歌,我们很投入的听着,老师唱的很好也很认真,如同老师对待他的科研、他的生活一样。”在生活中,他们师生间也充满了别样的回忆。“在我读博士的时候,老师和师母经常邀我去家中,就像亲人一样对待我,那质朴的语言,热情的招待都使在外求学的我感受了家的温暖。”郑老师还向我们讲述了埋藏在他心底的回忆,“那次老师特意来我家做客,看我刚刚两岁的孩子,他抱着孩子时那喜爱的眼神,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他。那种感觉就像是超出了师生,就像是慈祥的老人来看他的孙辈。” “老师的求学路很苦,是我们所不能想象的。”张院士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平时他的学生最开心的便是听张院士讲述他的漫漫求学路。“老师的求学年代很早,又赶上了战争,所以只能边走边学,从山东走到四川,一路上无论多么艰难却不曾放弃求学的梦想,他自己做饭,甚至自己去做被子。”说到这时,郑老师的眼眶不禁红了。 而在问到郑老师最想对老师说些什么的时候,他沉思了片刻,“老师对我的教诲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可以说老师是我人生的指路人,再多的话语都无法与老师的健康相提并论,只想说祝老师健康长寿,生活幸福。”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优秀科研人才队伍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源泉,多多培养优秀的创新型科研人才是每位导师的心愿和毕生的奋斗目标。李教授说:“张院士最大的目标就是愿新一代的优秀人才茁壮成长,愿整个社会都投入到人才培养的大潮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