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方式
  • 加入收藏
  • 沈阳师范大学主页
  • 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师大

    “重估中国当代文学价值”讨论走进高校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     新闻发布:系统管理员    日期:2010/02/28    浏览量:63  】【打印本页】 【关闭

      自2009年12月16日本报推出大型系列策划 “重估中国当代文学价值”后,在学术界、文学界及社会各层面引起极大轰动,凤凰网、人民网、中新网等国内各大主流网站纷纷转载。许多文学爱好者、文学评论家、作家打来电话、发来文章表达了关注之情,并连带引发了更多关于中国当代文学价值的讨论。其中,这一系列文章也迅速引起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师生的关注,文学院院长赵慧平给本报打来电话,希望本报能和文学院的研究生们搞一次互动研讨。这正契合了我们策划这一专题的初衷之一——了解当下大学生文学阅读的状况和对当代文学认识理解的深度与广度。于是,2010年1月11日,本报编辑部编采人员走进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与2009级现当代文学和文艺学两个专业的30余名硕士研究生共同就本报提出的 “重估中国当代文学价值”和前些时肖鹰、陈晓明提出的观点进行了研讨。

      令我们感动的是,30多名参会的研究生每人都精心准备了研究文章,且会上发言踊跃,他们从各自视角对当代文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很多发言令人惊喜,其观点体现了大学生群体对当代文学的认识与理解。

      来自现当代文学专业的赵宏翔认为,当代文学最尴尬的体现即精英文学的传播面窄,而通俗文学不入主流。除此之外,纸质媒体的空间不断缩小,电影、电视和网络瓜分了传统文学的一部分空间,因此,传媒事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将当代文学引入一个尴尬的局面。

      而孙晓棠同学认为,当下对文学发展的指责声音过于强烈了。她认为文学趋于网络化、娱乐化、大众化是适应市场的表现,而这也恰恰是文学本身应该做到的。文学应该给人以精神慰藉,被极度保护的文学无从提及自由创作精神。同时她呼吁应该对网络文学的写手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对清华大学教授肖鹰提出的中西文学对话观点,程嘉琦同学认为,所谓的中西文学对话是一个不可能得到发展的乌托邦式的理想国。她说:“中国文学走不出去,并不单纯是文学本身的问题。中国文学翻译成其他语言会造成阅读障碍,而中国特有的民俗环境也是国外学者体验不到的,因此,回归了本土的乡土文学反而不被国外作家所认可。 ”她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应该尊重海外的声音,但绝不该被海外的声音所左右,我们的文学不能因为要走出去就放弃原本的民族性。

      参与讨论的同学很多都对肖鹰与陈晓明的论战感兴趣。有的同学同意肖鹰提出的“当代文学无论是叙事、题材,还是格调都在走下坡路,严肃文学极度萎靡”的观点,并认为,这样的现象背后表现出赤裸裸的事实——中国当代文学的价值太多是依靠金钱来衡量的,文学如同物品一样,甚至可以被估值。而大部分同学认为尽管当代文学界呈现给我们的作品并非是整个文学发展过程中最顶尖的,但是当代文学的的确确打破了一些传统,重建了民族话语,这并非一句好或者一句坏所能概括的。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展望作为一个进化体而存在的文学的未来。

      讨论过程中也引发了数次颇具意义的争论。整个研讨会持续了近四个小时。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文学阅读偏好、阅读来源、与网络文学的接触度等问题,本报编辑部还设计了一份 “当代大学生文学阅读现状”调查问卷,20余个问题涵括了大学生们与当代文学关系的各个领域,与会同学认真填写了问卷,待我们经过更广泛的调查后会在后续报道中公布我们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