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全有,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兼任中国修辞学会理事、中国民俗语言学会副秘书长、辽宁省语言学会副会长、辽宁省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副会长、辽宁社会科学院中国民俗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等职。著有《语言理论与应用研究》《现代汉语纲要》等著作多部,发表论文百余篇。曾获辽宁省第八届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辽宁省语言文字优秀论文一等奖、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沈阳市优秀教师、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辽宁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工作者、曾宪梓奖教基金奖等。
初见于全有教授,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很难把他和刻板印象中的一些博士、教授的形象联系在一起。黝黄的面颊,素常的着装,谦实的话语,你会觉得他就像是一位住在普通人家隔壁的熟悉而又可亲的长者,而想不到眼前坐着的竟是一位在语言学界很有影响的学者。
难忘语言学问学之缘
于全有教授出生于1962年,其读书时代正值新中国的那段灾难深重的艰苦岁月。提起那段艰辛的读书岁月,于教授慨叹之余,流露出一丝难以忘怀的情结:“那时别说能上大学,就是能上高中的人也相对很少。虽然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但大家都知道珍惜来自不易的求学的机会,学习上往往都很努力、用功,也肯下一些笨功夫。大家所呈现出的那种奋发自强的精神与意志,至今仍让人回味不已。应该说,像我这样能有机会完成学业是很不容易的,也是很幸运的。”
读大学本科期间,于全有遇到了两位对他人生走向影响很深的语言学启蒙老师——知名语言学者冯凭教授和张德明教授。于教授坦言:“若没有他们这两位先生当初对我的引导与鼓励,我或许可能会走上其它工作的道路。是他们培养了我的语言学学习与研究的兴趣,并因此使我与语言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兴趣的培养到考研专业的选择,从对发表第一篇研究习作的褒扬与鼓励到初次登上讲台的具体指导, 于全有教授深情地回忆:“老师的每一次鼓励对我都鼓舞很大,促使我更努力地投入到自身的语言学素养的提高之中。”后来,于全有又在攻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期间,在学业上更进一步得到了史锡尧教授、伍铁平教授、高文新教授等诸多著名专家学者的多方面指点,最终造就了他今天的成就。采访中,于教授饮水思源,对当年诸位业师及友人对自己的栽培与关爱的感念之情,溢于言表。
心系语言学事业发展
在谈到作为一名语言学教授,你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时,于教授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语言学事业的发展!”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与繁荣,国际上出现了学习汉语的热潮。语言学(特别是汉语语言学)的发展,迎来了十分难得的发展的机遇。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目前不少地方语言学科的发展不尽如人意。于教授认为,在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刻,如果我们真正能抓住机遇,积极有效地开展语言学学科建设,一定会对今后的汉语国际传播及学科专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平台。与此同时,在学科专业的内涵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规格上,必须要注意厚基础,有特色。
于教授在多年的语言学教学生涯中,不仅心系事业,默默耕耘,取得了多项为业内人士所瞩目的重要科研与教学成果,同时也是一位深受广大学子所爱戴的教师。这不仅表现在他的课堂常常挤满了学生,一些往届生、留学生也常常慕名而入,而且也表现在他的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上。记者在本次采访中,适遇于教授的一位研究生进来送于教授一纸练习书法之作,记者初以为是学生送来的礼物,便问起于教授是否还通书法来。不意竟引得于教授哈哈一笑。原来,于教授在发现跟他学语言学的该生有良好的书法基础与功底后,因才施教,不仅为他制定了相应的学习计划,而且还让他每天交一份习字作业,把他的书法作为该生的一个特点来培养。“瞧,我这墙上不久前还挂了他的一幅字。其实,我远不如这个学生懂书法,我不过是以这种方式来激励并鼓励他成才而已。”于教授的知生善教,由此可见一斑。
谦和朴实的学人情怀
“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一线教书的老师上,不过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了一些自己应该做的工作, 尽了一点应尽的本分罢了。其实,有很多很有成绩的学者更值得你们去采访。”在我们匆匆结束采访时,于教授送我们走出办公室时的这番话,不禁再次让记者感受到了他的谦逊情怀,而且又让我们回想起了采访之初,当他在走廊远处看到我们在他办公室门口等候他时,谦和地快步奔过来开门、让座的情景,也想起了他办公桌上放着的几份被他用红笔、蓝笔密密麻麻地认真批改过的研究生论文。高尔基曾经说过:不谦逊的人是愚蠢的。牛顿也曾经有过这样一句名言:谦虚之优点犹如图画中的阴影,会使之更加有力,更加突出。以大学知名教授的智慧与声望,尚抱如此谦和朴实之情怀,可谓真学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