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我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各项工作,以2010—2020年发展规划纲要引领学校发展方向,紧紧围绕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办学质量,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重点工作
(一)完善2010—2020年发展规划纲要,科学引领学校未来发展方向
在认真学习领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并实施《沈阳师范大学2010—2020年发展规划纲要》,要重点对学校未来发展的结构定位、层次定位和学校特色、优势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论证,对如何使学校部分学科、专业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占领制高点,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等方面制定操作性强的制度和措施。
同时要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学科、教学、科研等方面分项工作的发展纲要,各基层单位也要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本单位的发展纲要。同时要启动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起草工作。通过规划纲要的制定和实施,科学引领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优化办学结构、强化办学特色,从而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二)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加强制度建设
1.继续完善学校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正确处理党委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现形式,为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2.积极探索学院层次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各学院目标管理体制和“大院”制。一是转变管理方式,实现管理重心下移,把学校总体发展目标进一步细化,分解到各学院,明确各学院在学校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定位、发展重点、主要任务、特色和管理权限,形成在学校总体目标引领下,各学院“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工作局面,进一步使学院成为责权利一体的办学实体,实现“管理构架简约、管理体系扁平、管理方式科学”的目标。二是积极组建教育学部,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全校教育学科、教师教育及研训工作等相关事务,优化教育资源,打造优势学科,提高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将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优势转化为胜势,提高教研和教师培训工作的质量、水平和效率。同时要通过以上两项改革汲取经验,为探索实施机关管理部门“大部”制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3.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制度。一是完成岗位设置和全员聘用工作,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优化队伍结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建立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人事管理制度。二是通过在几个试点学院实行院长公开招聘,创新干部制度改革思路,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推动事业发展。
(三)进一步转变办学理念,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 继续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明晰校、院两级在研究生招生、教学、指导、学位及思想教育工作的任务和责任。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加大考核和解聘的力度。要根据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专业特点,积极探索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培养类型,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和培养过程,加大研究生课堂教学和科研指导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深化外语、政治公共课的教学改革,积极搭建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营造学术创新氛围。
2.完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加大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工作的改革力度,积极在一部分学科中推行入学考试题库制。
3.实施《沈阳师范大学专业评估方案》,完善质量监督和保障体系,启动本科专业评估工作,建立专业建设预警机制,通过专业评估推动专业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促进我校专业建设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4.配合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相关建设项目的申报和遴选,做好特色专业、专业带头人、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精品课程等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切实发挥优秀教学成果、高水平教学团队在教学改革工作中的示范作用。
5.深入开展校院两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立体化工程”建设,以“网络综合教学平台”为载体,以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为依托,做好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等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建设工作。
(四)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整体水平,提高学科建设在实现学校发展目标过程中的贡献率
1.加强重点学科建设。认真贯彻落实2010年辽宁省教育厅学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开展好“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计划立项申报和建设工作。围绕“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实施好“一流学科计划”、“特色突出计划”、“攀登学者计划”、“大平台建设计划”和“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提高重点学科在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实施高质量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科建设在实现学校发展目标过程中的贡献率。
2.强化按一级学科模式开展学科建设工作。通过建立机制与政策支持,促进学科之间的学术融合、资源共享、互相促进、互相支撑,重点表彰凝结在学科上的科研成果,突出学科的群体优势
3.凸显学科特色、创造标志性成果、增强学科影响力。通过寻找横向比较优势,确立新的增长点,注重创造出在学科领域内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科研成果。
4.做好第十一批次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和新增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申请的论证与申报工作,进一步完善体现我校优势特色的学科体系。
(五)提升科研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进一步增强科研支撑学科建设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1.推进科研成果获奖工作进一步发展,提高省级奖励数量和质量,力争获得省级最高奖励(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继续巩固和扩大省哲学社会科学(政府奖)奖项成绩,增加获奖成果数量,提高获奖等级。
2.在国家级一般项目数量稳步发展的基础之上,鼓励和支持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的立项工作,争取有所突破。
3.开拓科技成果转化新思路,充分利用我校科研、文化资源,主动服务社会,争取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创意产品及产业雏形,努力实现一到两项科技成果转化。
4.巩固和发展我校现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广泛的认可与支持,进而推进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六)稳步实施全员聘任制改革,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教育厅的统一部署,开学初启动岗位设置与人员聘用制改革工作。通过改革,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优化队伍结构,建立岗位分级分类的管理体系,实现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人事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围绕重点学科和专业建设,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学科急需人才及学术团队。力争引进国内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的学科和专业带头人3—5人,骨干教师8—10人,补充博士20人左右。
3.继续做好教师进修、培训、攻读学位等有关师资培训工作,重点支持高水平学科和专业带头人赴国外访学,开展前沿性、探索性、创新性研究,扩大学术交流和影响,提升学术水平。认真做好教师系列职务评审工作,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评审条件,突出对教师教学科研实际能力的要求。
4.以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制改革为契机,建立健全各类人员评价考核机制,进一步探索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绩效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逐步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各类人才评价机制。
(七)创新工作运行模式,提升服务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1.进一步落实省政府有关会议精神,做好学前教育研训工作。开展以幼儿园环境课程为主题的园所文化创建活动,加强有效园本教研,提高园本教研的参与度和开放度。探讨省级示范性幼儿园的发展建设与质量提升问题,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指导力度。
2.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导向,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对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研究与指导,进一步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方法和基本程序,使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学校常规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教师的岗位职责。加强对中考改革的评估和指导,进一步完善以能力为核心的命题改革。加大对农村课程改革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力度。
3.以打造培育办学特色为重点,进一步做好高中阶段研训工作。协助省教育厅召开全省高中课改总结表彰大会,树立一批抓课改、抓内涵、抓质量的典型学校。组织各学科高考复习备考研讨会,组织新课程新教材“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讨,增强研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继续研究并完善学业水平考试方案,使其与我省的高考方案相互协调、相互补充。
4.加强中小学体育卫生与艺术研训工作,提升全省中小学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水平;以提高职业能力为核心,努力做好职业教育研训工作;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积极做好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研训工作;构建全省信息技术学科教育平台,做好中小学信息技术研训工作。
5.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的,推进各学段教师教育和培训工作。依托全省高师院校、各市教师进修学院和省内一流优质中小学校,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启动中小学学科带头人人选培养行动、省级高级研修等活动,提升全省研训教师教学研究、师资培训、教改指导、引领能力等研训工作专业化水平。
6.以提高校长的办学能力为宗旨,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继续实施中学校长研究生和研究生同等学力培养工程,举办中学骨干校长第三、第四期高级研修班,加大对农村校长的培训力度,搞好“送培下乡”活动,开展中小学校长远程网络培训的试点工作。
7.做好北票基础教育服务区的各项工作,加强北票娄家店中学农村教育改革实验基地的建设,以相关课题为载体,将服务区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及农村职业教育结合起来。同时也要力争深入到基础教育名校调查研究,汲取经验,以此引领全省基础教育的发展。
(八)以社会服务和校庆等工作为重点加强对外联络,为学校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1.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智力、资源等优势和作用,调动广大师生深入基层,服务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进一步提高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切实使高校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科技创新的基地和先进文化的辐射源,真正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融合为一体,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以特色求生存,发挥学校在基础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文化建设、社会咨询、校企联合等领域的优势和特色,实现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双赢,与社会建设的和谐共生。
2.大力加强学校60年校庆的筹备工作,同时以此为契机,加强发展建设咨询委员会、基金会、校友会的建设,深入挖掘校内外各种资源,总结学校发展办学经验,集中展示近十年来学校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建设推进过程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整体设计、筹备落实、组织协调等系列工作中注重寻求合作机会,为学校发展提供良好的外围空间。
(九)大力推进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促进留学生教育发展
1.继续做好与韩国平泽大学、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师范大学的教授、中层干部交流项目,继续做好与美国东斯特劳斯堡大学的教师与学生交流项目;落实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的俄语和美术专业的“2+2”合作培养项目;加强与俄罗斯、日本及欧洲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力争新建友好学校1~3所。
2.全面启动与约旦TAG集团的各项合作项目,进一步加强我校海外孔子学院的宣传、教学、管理和文化交流工作,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为阿拉伯国家学生来华留学打下良好基础;落实与黎巴嫩圣约瑟夫大学的奖学金学生交流项目(法语、阿拉伯语)。同时,做好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的人员选拔、派遣和管理工作,促进汉语的国际传播。
3.继续加强国内外招生策划、宣传工作。努力争取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和校际交流学生名额,并做好相关录取、入学、签证、管理等工作;不断完善招生激励机制和管理办法,努力拓宽留学生的国别来源,争取全年长短期留学生总人数达到400人次。
二、其它工作
(一)加强学生工作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切实促进大学生创业和就业
1.坚持“以人为本、关怀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中心、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线,提高我校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不断完善和创新辅导员选拔配备、科学管理、培训培养、考核激励机制与措施,不断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和专业化,引导辅导员向思政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方向提升自身的素质与能力。
2.密切关注学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了解和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建立信息收集、信息报送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机制,切实维护学校稳定。将日常教育与专题教育活动相结合,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思想教育活动,围绕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积极开展丰富多的学生社团活动,为学生展示自我、提高素质提供广阔平台。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和特困生解困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教育。继续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及心理咨询”活动,运用“华瑞人才测评系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设计与咨询服务,通过举办大型就业指导和教育讲座、咨询会、报告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开展创业活动,对初具雏形的创业项目,积极推荐入驻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4.加强毕业生就业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建设,完善就业网络建设,做好毕业生就业市场开发和就业双选会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快改革和发展步伐
1.调整高职专业结构布局,坚持与区域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进一步加强应用型专业建设;继续做好已有省级示范专业、品牌专业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级示范专业;重点扶植2—3个行业背景强、社会需求量大、优势突出的专业,力争本年度再建设1—2个省级示范专业或品牌专业。
2.以原粮食学校建校五十周年以及开展高职教育十周年为契机,加强与相关企业的联系和交流,选择规模较大、技术装备先进、发展前景好、相对稳定的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长期共建,要完善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地位。
3.进一步拓宽成人教育办学领域,稳定学历教育办学规模,根据生源变化调整省内函授站点布局,为中小学教师学历提高服务。加强与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合作,走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办学之路,吸引更多生源报考我校,力争完成招生计划3000人,学费收入1000万元。非学历教育方面,更广泛地拓展办学市场,继续做好市场营销经理助理资格证书、博思职业英语考试培训、教师资格证书培训等职业技能培训,并继续探索非学历教育新项目,力争培训1100人次以上。
4.深化成人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督,针对教学管理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继续做好授课期间的教学检查和教学质量测评,保证成人教育教学质量。
(三)进一步提高教辅部门服务学校中心工作的贡献力
1.图书馆要进一步创新服务模式,加强对读者的培训,指导读者更好地利用图书馆。加强文献资源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
2.实验中心要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加大实验室全面开放力度,加强实验教学实验室的管理,为实验教学提供优质服务。
3.学报要创新工作理念和运行模式,杜绝学术不端行为。要积极配合学校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有目的地设置栏目、组织文章,扩大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影响。
(四)进一步发挥附属机构在各领域中的示范性作用
1.附属艺术学校要全力冲击“全国示范性综合艺术学校”,打造艺术教育精品。
2.附属实验学校、附属学校、沈北附属学校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彰显办学特色,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发挥在省、市基础教育中的示范、辐射作用,努力扩大优质教育服务的范围和影响。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的建设工作
1.增强领导班子活力,提升办学治校水平。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中央和省委有关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方面的相关精神,加强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在更高的层面上对班子集体和成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如何增强领导班子活力,提高班子集体及成员的领导水平做认真、深入地思考,既赢得工作成效,又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在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把握,逐步建立健全推动事业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2.进一步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在新的人员聘用制度下,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选人用人,深入推动干部制度改革。加强新一届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做好各学院目标管理工作,深入推动基层学院院长公开招聘制度,适时开展机关处级干部换届聘任工作。加强新任中层干部的培养和考核,进一步提高中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
3.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好基层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换届的指导工作,进一步提高主题实践活动质量,加强专(兼)职组织员的培训与考核,做好“两先两优”评选与表彰工作。坚持发展党员标准,扎实做好组织发展工作,认真开展学生党员年度考核,继续开展“卓越人才培训工程”工作。进一步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4.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要求,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教育,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积极探索反腐倡廉教育新形式,继续坚持正面教育与警示教育、普及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丰富教育载体。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制定并出台《沈阳师范大学采购工作规定》、《沈阳师范大学校务公开监督考核办法》等制度。
(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1.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贯彻落实《沈阳师范大学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强化教学科研组织建设、专兼职教师选聘配备、教师培养培训等方面工作,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实践教学制度,完善以社会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