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俞经善教授来我校作报告并接收记者专访 本网讯 6月26日9时30分,在软件学院二楼报告厅,哈尔滨工程大学俞经善教授为我校软件学院师生作了题为《拥抱ACM》的报告。报告内容深刻而专业,俞经善教授言语幽默而风趣,赢得现场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软件学院姜龙斌院长参加了报告。 俞经善教授为我校师生作报告 我校师生在认真倾听俞经善教授作报告 俞经善教授与软件学院院长刘杰、副院长姜龙斌交流 俞经善教授与教授团热烈讨论 软件学院教授团与俞经善教授热烈讨论 俞经善,工学硕士,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东北地区ACM组委会。俞教授从2005年开始带领学生团队参赛,成绩不断提高,去年他们在ACM/ICPC亚洲区域赛中获得1银5铜。今年,ACM/ICPC东北地区四省赛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行,俞经善教授所带队伍作为东道主队,以不菲的成绩进入了全球总决赛。 报告会后,记者对俞经善教授进行了专访: 俞:俞经善教授; 李:我校大学生记者团记者李书峰。 李:俞教授您好,欢迎您来到沈阳师范大学,也非常感谢您今天上午为我们所作的关于ACM的报告。我有幸参加了您的报告,现在,我想提问您几个问题。您对我们学校感觉如何? 俞:首先,校园很宏伟,很现代,学习条件很好,学生在校园里学习一定很惬意,很幸福;其次,上午作报告的时候,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发现你们的学生思维敏捷,认识有深度,渴望与外界他们所关注领域的老师进行交流。今年你们在东北四省赛中成绩还不错,获得三等奖,对吧? 李:对,但还是很遗憾没有进入亚洲区预选现场赛。我知道您所带领的队伍进入了全球总决赛,您能讲一下我们学校的队伍与您的队伍的差距都有哪些吗? 俞:首先我得承认你们学院老师和院长都很注重这项比赛,从各方面为学生获取知识、参加竞赛创造条件。但是其他学校,尤其重点大学也很重视这项赛事,而且很多学校比你们学校参赛更早,因此成绩要比你们好些,因为成绩也是要有积累的,我们用积分制选拔主力队员,“逼迫”老队员将解题报告留给新队员,新队员踩在老队员肩膀上,更容易获得成长;其次,你们做题量还是不及得金奖的那些学校。 李:那各高校今年参加ACM/ICPC的热情怎样? 俞:进入我们东北赛区现场赛的队伍就有125支队伍,大部分来自211高校,你们学校有两个名额,成绩还是很不错的。 李:您觉得比赛时怎样才能保证团队在水平相当的条件下得到好成绩。 俞:首先比赛的时候要讲究策略和团队合作。合理分配角色,才让学生的才能发挥到极致。另外,参赛团队的三名队员一定要团结,否则成绩不会很好。 李:参加这样的比赛对我们学生有什么帮助吗? 俞:参加这样的竞赛,学生可以获得能力上的提高,获取更多的知识,开拓视野,提升创新能力,加深团队概念。由于比赛的题目相当难,间接对学生进行了思维训练。此外,对学生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有很大帮助。对参赛学生日后的就业也会起到很大作用,ACM/ICPC就是一张就业保单。 李:那您对您的学生有什么要求呢? 俞:第一,兴趣,他要愿意做这件事;第二,勤奋,多做题,不怕吃苦,不畏艰难,能坚持到最后。 李:您认为现在大家对ACM的认可度怎样?以及它的普及如何? 俞:南方这方面做得很好,由于我们起步晚,又是老工业基地,相比南方,我们可能差点。浙江省省赛现场赛有300支队伍,我们可能网络赛才有这么多队伍。中南大学只校赛就有十几届,我们大型比赛才几届。但是,参赛人数一年比一年多,各高校,尤其是211、985等重点大学一年比一年重视,社会各界对这个比赛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参赛的学生正在越来越多,水平也越来越高。 李:您觉得我们学校会在这项全球性比赛中获得突破,取得好成绩吗? 俞:首先,我不同意有些老师的观点,说什么你们是师范院校,生源不如我们,录取线比我们差一百多分。但我认为只要老师和学生付出努力,你们可以做到更好。在比赛中,这种例子很多。像我们哈工程不就赢过哈工大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