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方式
  • 加入收藏
  • 沈阳师范大学主页
  • 当前位置:首页  师大学人

    一个从现代走向远古,解读鸟类起源之谜的人

    【来源:记者团团员     作者:孙瑞婷     新闻发布:系统管理员    日期:2010/10/29    浏览量:77  】【打印本页】 【关闭
      胡东宇,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研究所教授;长期从事鸟类进化、鸟类生态与保护等科研与教学工作。
      走进沈师,您会看到正门北侧有座富有特色的宏伟建筑——“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学习工作在沈师,您也会听到一个近年来屡获国际性科研成果的单位名字——“古生物研究所”。伴随着这些骄人成果,一个人的频繁出现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带着钦佩的敬意,记者走近了这位传奇式人物——该研究所古鸟类专家胡东宇教授。
    沈师“赫氏近鸟龙”走进了《自然》杂志
      能在世界顶级科学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文章是沈师人、也是辽宁高校人期待已久的梦想,2009年10月1日沈师古生物研究所的“迄今世界最早的带羽毛恐龙——赫氏近鸟龙的发现”论文使梦想变成了现实,并获“200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美国《科学新闻》(ScienceNews)“2009年世界十大科学新闻”等多项荣誉。而这一研究的主持人就是胡东宇教授,说起“赫氏近鸟龙”的研究,胡教授感慨道,“困难很多,而且一个困难不克服,都可能成为最大困难,必须精益求精。早于‘始祖鸟’的‘带羽毛近鸟恐龙’的发现是这一研究的精髓,也是引起国际学术界强烈反响的最大亮点。研究组成员运用了知识、经验和科学直觉,对标本隐含的科学意义进行了最佳解读。现在看,在辽西化石研究的诸多‘nature’文章中,我们的文章算得上精品,沈师人应该感到骄傲。”
      目前在上海世博会辽宁展馆展出的十件辽西世界级化石珍品中,沈师的“赫氏近鸟龙”是唯一一件由辽宁省科研机构研究、收藏的标本。胡教授的研究团队为辽宁实现了零的突破。
    “原始沈师鸟”飞向了世界
      在近期国际SCI检索《地质学报》(英文版)上发表的、以沈师命名的新属种“原始沈师鸟”的研究再次引起了轰动,成果仍然出自胡东宇教授的研究团队。
      说起“沈师鸟”胡教授欣慰地言道:“‘沈师鸟’的研究将鸟类可动性头骨和树栖能力演化、两个重要而存在很大争议的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标本出自古生物研究所的最前身‘辽西野外采掘队’在辽西实施的第一次野外采掘,今年又是沈师开展古生物学研究5周年,所以‘沈师鸟’的发表是古生物研究所对学校全力支持的最好的感谢,并包含着对沈师发展的祝愿。”
    “循规蹈矩”的人生
      就是这样一位不断创新的学者,说起自己的人生时却表示“我其实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
      胡教授出生于沈阳,成长于辽西朝阳,“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是那个时代最快乐的记忆”。之后,经历了国内求学,海外留学,他都“规规矩矩”地走在生物学这条道路上。最后又回归于沈阳,心系于辽西,向远古延续着他童年时代的快乐。“或许这些都是历史设定好的必然吧”教授感慨道。
      其实,人生的厚度正是在如胡教授这样“循规蹈矩”朝着一个方向执着前行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
    “感谢辽西大地,感谢大家的支持”
      对于取得的卓越成就,胡教授谦逊地表示“归功于学校和所领导的支持,团队成员的齐心合力”,“但更应该感谢的是辽西大地,她不仅养育了我,也为我创造了事业机会”。
      最后胡教授说:“也感谢关注我们的所有人,希望继续得到他们一如既往的支持。”
    学生记者 孙瑞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