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方式
  • 加入收藏
  • 沈阳师范大学主页
  • 当前位置:首页  师大学人

    学术卓越之旅

    【来源:记者团团员     作者:孙瑞婷     新闻发布:系统管理员    日期:2010/10/29    浏览量:103  】【打印本页】 【关闭
      康翠萍 1963年生,教育学博士,沈阳师范大学院校研究中心主任,高等教育学科责任教授。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8项,出版著作6部,发表论文60余篇,获国家、省部级奖励10项。
      九月的清晨略带寒意,记者来到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康教授的研究室时,她爽朗的笑容、亲切的话语立刻使整个屋子暖意融融。带着一份敬意,记者走近了这位位温文尔雅,并在教育学研究领域成就卓越,为国家和地方教育改革作出贡献的女性学者。
    学术追求之执着
      康教授在华中师范大学先后获得文学学士和教育学硕士,为她日后的学术之路奠定了深厚的文学底蕴和扎实的教育学基础。20年前本有机会走上大学行政处级岗位,由于对学术的向往,她放弃从政而选择学术。在华中理工大学攻博时,她深得哲学大师涂又光等老一辈学人指点,潜心研习、刻苦探寻。在学业、家庭、事业的多重压力下,康教授常常以白天钻进图书馆而晚上兼职教学的方式求得经济上的补足。谈到这,她欣慰地说“那段求学经历让我懂得一个人只有用一种执着的毅力直面一切困难,才会有所作为。”
      现在,康教授已经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但执着精神仍不减当年,每天扎在研究室里全心钻研、上下求索。据说,她即将赴英国伦敦大学师从世界著名教育学家Michael Young先生,作为期一年的学术访问,又要踏上新的学术征程。
    学术担当之责任
      作为一位从教20余年的教师,康教授的教学评定准则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提升了吗?”她以自己特有的教学方式与魅力,受到所有学生的好评。在讲授《教育科研方法》时,她始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求学生在“做”与“思”结合中学会研究。她说,学术论文是“做”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惟有“三思”(Science)才能做好学问。
     
      对院校发展研究与咨询工作,她说,学校的发展是每个学者的责任,做高等教育研究的学者如果不接触和参与大学改革实践,我们的研究和认识有如“空穴来风”。当我们问及是否感到教学、科研、行政“三重”任务的劳累时,她给我们道出了至理名言,“做任何事都有危险,但什么都不做更危险”。
    学术耕耘之收获
      学术是康教授的精神家园。她在多年学术耕耘基础上,形成了高等教育基本理论和政策分析的特色,在最权威的《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杂志上发表15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学位理论方面的专著《学位论》,从哲学层面对学位本质、价值以及学位制度改革规律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对国家《学位法》制定和学位制度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近年,她又运用一种新分析范式对中国高等教育政策进行了研究,出版了《一种分析范式:中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专著。这是我国第一本用规范分析方法研究高等教育政策的专著,为我国高等教育政策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
      对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她指出:“当代教育的病根就在于教育错位。给教育重新定位是当务之急。就大学教育目标来说,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固然重要,但训练批判性思维则更为关键。激活批判思维,点燃学术智慧,唯此才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

      大学是精神的故乡,康教授希望每一个沈师学子都能真正地建立起个人的“精神账户”,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上收获更精彩,事业更辉煌。
                                                                     学生记者:孙瑞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