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我校延松剧场所所长、特聘教授王延松执导,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演出的音乐剧《茉莉花》在北京、无锡、合肥、烟台、长春等地公演,受到专家和观众广泛好评。《文艺报》、《人民音乐》及各大网站纷纷发表文章给予这部具有中国特点的音乐剧积极评价。
近年来,英、美等国的音乐剧频频登陆中国市场,《猫》、《妈妈咪呀》、《歌剧魅影》等经典剧目常年在京、沪等大城市巡演,却始终没有发展到二、三线城市。而音乐剧《茉莉花》将在首轮好评如潮的基础上,更广泛的走进大众,让更多观众欣赏到高品质的中国音乐剧。
王延松教授因为80年代执导的《搭错车》的成功尝试,被称为“中国音乐剧第一人”。对于目前国产音乐剧,王延松教授认为从数量到质量都有待提高,虽然目前市场根基较为薄弱,但由于其通俗易懂的特点和大众娱乐本质,未来商业前景广阔。音乐剧只有走出艺术的小圈子,让老百姓喜闻乐见才能成功。我相信一些拥有粉丝的国产优秀剧目成为经典的日子不远了。
这部音乐剧正是王延松教授多年来对音乐剧艺术深入研究和大胆探索的艺术实践。在该剧艰难的排练中,导演王延松教授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卓越的艺术整合能力获得了相关参与者与业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为有奇香扑面来——评音乐剧《茉莉花》
文艺报•周三版 2010年第40期 居其宏
近日,由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演出的中国音乐剧《茉莉花》在北京、无锡等地公演,受到观众广泛好评。这部民族特色鲜明、艺术手段多元的舞台音乐剧作,以民国时期江南水乡为背景,以女主人公“茉莉花”身世之谜为主线,通过曲折感人的剧情、雅俗共赏的歌舞、诗情画意的舞美,讴歌了根植于普通百姓心灵深处的中华传统美德,并以中西合璧的艺术尝试焕发出民族艺术的神韵和魅力。该剧由空政文工团作曲家孟庆云作曲,张名河编剧,王延松执导,空政文工团团长杨月林任艺术总监,曾庆淮任总策划,汇集了谭晶、王莉、林萍、陈小涛等一大批实力派演员。他们的辛勤付出和精彩演绎,为观众带来了一次不得不惊叹于“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的视听盛宴,也为音乐剧这一发源兴盛于欧美的综合舞台艺术,进一步开拓着能够契合中国观众审美需求、赢得艺术市场的创作模式。
——编 者
空政文工团创作演出的音乐剧《茉莉花》是近年来我国原创音乐剧中创作特色相当鲜明、舞台呈现具有较强时代感和艺术感染力的剧目之一。孟庆云音乐创作独具的旋律美质,编剧张名河全剧创意的平中见奇及以情见长的词风,导演王延松高超的整合功夫,谭晶﹑王莉﹑俞越越所塑造的茉莉花形象,是全剧艺术闪光的四大亮点。
创意之奇:以既成元素熔铸戏剧框架
《茉莉花》通过民国时期一个江南民间盲人二胡家阿泉所收养的美少女歌手茉莉花在旧社会歌舞职场甜酸苦辣的命运遭际和演艺圈内诸多冷酷“潜规则”笼罩下人性之美丑善恶的对垒来透见美丽的温润与善良的光辉。创作者以两种既成元素来熔铸全剧情节、人物关系和结构框架的创意却收到平中见奇的效果:
原发性既成元素是我国无锡著名盲人二胡大师华彦钧(人称“瞎子阿炳”)和他的不朽名曲《二泉映月》以及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好一朵茉莉花》。原创性既成元素是词作家张名河与作曲家孟庆云多年前合作且甫一问世便广泛传唱的两首优秀抒情歌曲《二泉吟》和《江南水乡》——创作者以这两种既成元素为出发原点加以巧妙勾连和创造性熔铸,脱出真人真事窠臼,从中演化出第一男主人公阿泉和他的养女、第一女主人公茉莉花;同时,为了戏剧展开和组织戏剧冲突的需要,创作者又增设了阿泉年轻时的恋人金月儿以及惯于利用权势棒打鸳鸯、横刀夺爱的华美艺班老板上官沛霖,华美艺班当家女歌星、因妒生恨两次设计陷害金月儿母女的苏怡和她的儿子、与茉莉花真诚相爱但却涉世未深的毛头小伙苏珏,以及良知未泯、在剧中目睹一切真相因而扮演见证人这一关键角色的华美艺班班头,并由这些人物构成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围绕茉莉花身世之谜敷演出一系列带有扑朔迷离意味的故事情节和曲折生动的戏剧冲突。
尤为值得称道的是,创作者对于《二泉吟》《茉莉花》和《江南水乡》这三首作品的运用,同样别具匠心。
用AABA结构写成的《二泉吟》,在对阿炳悲怆人生的动情追溯中体味《二泉映月》中蕴含着的世道沧桑和深邃寓意,但它的音调素材并非来自《二泉映月》而与《好一朵茉莉花》有深刻联系。不过,作曲家在情感性质上却对它做了脱胎换骨的改造,由原民歌轻松委婉的歌唱变成凄楚动人、如泣如诉的咏叹,与《二泉映月》在内在气质的悲剧性上息息相通:
在我看来,这种将阿炳与茉莉花巧妙对接起来的艺术处理,很可能成为剧作家和作曲家据此扩充为本剧的灵感源泉和它的两个主人公形象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本剧里,这首《二泉吟》不但用来作为尾声中茉莉花讴歌父爱和真善美的深情吟咏,而且成为由二胡演奏的主要音乐主题伴随茉莉花的戏剧行动而多次出现并贯穿全剧始终,为女主人公音乐形象的塑造奠定了委婉温柔、美丽动人的基调。
《江南水乡》仿佛是一幅描绘江南风光美景的水墨画,不施脂粉而自显清新淡雅:
这首歌在本剧中由茉莉花在夜总会上莺声初啼,成为展现女主人公楚楚动人歌喉、刻画其清纯美丽形象的精彩一笔。
因此我说,这种对于两种既成元素别具匠心的嫁接、改造和熔铸,也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本剧创意的新颖奇绝,使原本并不出色的故事和立意显出别样的光泽。
音乐之美:以如歌旋律咏叹温暖人性
就在观看本剧前不久,我在上海“中国原创歌剧研讨会”上的发言,就曾一再强调旋律写作对于歌剧、音乐剧创作的极端重要性。对于作曲家来说,歌剧音乐剧虽然同是用音乐展开的戏剧,但旋律写作之于音乐剧,是灵魂、是生命,是整部作品成败的关键,具有远远超乎歌剧的决定性地位。因为,音乐剧是市场化、通俗化的音乐戏剧,它自身的艺术规律,它的受众和市场定位便决定了作曲家为它所写的音乐必须将旋律写作放在所有音乐元素和作曲技法的首位,将旋律的魅力发挥到极致,用优美如歌、过耳成诵的旋律来抒情状物、写人写戏,惟其如此,才能令观众为你的音乐感动,你写的音乐剧唱段自然就不胫而走,整部作品自会赢得观众和市场。
据说,孟庆云在同行中素有“旋律王子”的美誉。此番为音乐剧《茉莉花》作曲,他出众的旋律才华再次得到了印证——除了前述《二泉吟》《江南水乡》这两首单曲早已众口皆碑之外,作曲家还根据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需要创作了多首抒情优美的唱段,如茉莉花成年后第一次登场所唱的《爸爸》,不但将父女间的“苦爱”通过深情款款的倾诉表现出来,更以清纯、秀美的旋律性格活画出茉莉花本人的形象特征;阿泉与茉莉花的对唱《胡琴说》,则以胡琴为抒情媒介,对父女穷困中沿街卖艺、相依为命的艰难岁月做了进一步铺陈,在娓娓动听的歌声中充盈着亲情的无限温馨和不以为苦反以为乐的生活态度。阿泉重返当年伤心欲绝之地华美艺班时不堪回首的独唱《梦醒白了头》,则是对于如梦人生一声充满悲凉与凄苦的无奈叹息,曲虽短而意未尽,是刻画老人在无助命运支配下善良性格的重要一笔。而茉莉花与恋人苏珏互诉爱意的对唱《相识相知》则颇有意思——从旋法上说,作曲家重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流行歌坛黎锦光、陈歌辛式的时代曲风格,用五声宫调式写成的通俗流畅的旋律进行插入切分节奏以打破固定节拍的惯性律动,并在伴奏织体中引进爵士元素,造成民族风格旋律与时尚化编配的有机结合,既有鲜明的时代感又有浓郁的中国情调,真实地再现了民国时期歌舞场上的音乐风貌:
当然,音乐剧的音乐创作毕竟不同于单曲写作,更不是一系列单曲的简单连缀,除了对人物性格做如歌的旋律抒咏和准确刻画之外,还需要运用多种音乐手段描写戏剧场景,展现戏剧冲突。在这里,作曲家的音乐戏剧性思维和能力的强弱则是又一个关键因素。许多在歌曲创作领域卓有建树的作曲家之所以写不好音乐剧,其根本病因正在于此。
孟庆云虽然初涉音乐剧,但在运用多种音乐手段展开戏剧性、营造音乐戏剧化场面方面却表现出较高的素养和能力。最突出的例子是“茉莉花之夜”一场——表面看来,这是一个热烈喧闹的假面舞会场面,但在舞影憧憧、音流滚滚之中却危机四伏、阴谋暗藏,作曲家在这里以一个类似回旋曲的庞大结构,营造了一个典型的音乐戏剧化场面。其主部主题由合唱唱出,其音调在分解的主属和弦上展开,狂野喧嚣而略显机械,但动感十足,重在描绘假面舞会的炽烈气氛,它的不断再现,为整个场面框定了外在的总色调:
第一、第三插部借用江苏民歌《拔根芦柴花》的音调素材并加以夸张,分别描写上官沛霖情欲贪婪将要得逞的志得意满和班头对于灾难即将来临的预感与警觉,第二、第四插部则表现被嫉妒、仇恨以及将遭抛弃的危机感和焦灼感烧红了眼睛、迷失了良知的苏怡之阴暗心理和报复计划——作曲家将这一切巧妙组织在严密的音乐结构之中,作为戏剧场面,它是音乐化的,作为音乐场面,它是戏剧化的,从而为下一个关键性戏剧行动(苏怡投毒陷害茉莉花)的到来和戏剧冲突高潮的最终爆发(苏怡毒计被班头揭穿,茉莉花身世真相大白,上官沛霖霸占茉莉花阴谋彻底破产)做了精心的铺垫和准备。
类似的音乐戏剧化场面,在《茉莉花》中还有不少,例如阿泉与班头对唱的场面《人生百味》,这是揭开茉莉花身世之谜的关键场面,同样是用宣叙性的对唱来展开的。
在以往不少音乐剧的音乐创作中,作曲家非但写不出委婉动人的旋律,也疏于调动多种音乐手段来组织音乐戏剧性场面。从这个意义上说,孟庆云和他的《茉莉花》在上述两方面的创造性探索及其成功经验是富于启发性的。
呈现之巧:以时尚语汇整合舞台叙事
采用什么样的舞台叙事法则和表现手段,把这样一个故事讲得更加生动,能否想出绝点子、翻出新花样以避免情节展开的平铺直叙、舞台呈现的老气横秋,能否将剧本、音乐、舞蹈、舞台美术、歌唱和表演艺术整合成为一个严整而活力四射的综合舞台戏剧,这是摆在此剧导演面前的一个严峻挑战。
本剧导演王延松是一位知名的话剧导演和经验丰富的音乐剧导演。我曾看过他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导演的音乐剧《搭错车》《山野里的游戏》和《鹰》,他在驾驭音乐剧艺术的叙事法则、时尚语汇和高度综合性表现力方面的能量和造诣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从此剧的实际舞台呈现样貌便可以看出,创作者们采用时空交错、虚实相生的叙事法则,以展现成年茉莉花形象的清纯、美丽、善良及其在华美艺班演艺生活、她与阿泉的父女情深、与苏珏纯真的爱情、上官沛霖对其美色的垂涎和强烈的占有欲望、苏怡对她的妒忌与陷害作为叙事主线,并以此构成情节发展和戏剧冲突的主要骨架。在这个基础之上,将青年阿泉与金月儿的爱情及其被扼杀、苏怡对金月儿的妒忌与陷害、金月儿之死、襁褓中的茉莉花被上官沛霖遗弃和被阿泉收养、阿泉与童年茉莉花沿街卖艺相依为命等等情节作为副线处理,并在情节主线展开的适当部位做闪回式的倒叙,以最经济的笔墨进行蒙太奇穿插,从而在确保情节主线不受副线干扰并得到清晰揭示和有序展开的前提下,用时尚化的舞台语汇巧妙地编织起一个今事与往事轮回、历史与现实交错、两者彼此渗透、相互发明的叙事脉络,从而为剧情平添了不少曲折生动的剧场趣味。
此外,在本剧的舞台呈现中,还有两处最能直接看出导演创意之巧:其一是茉莉花与苏珏互诉衷肠的对唱《相识相知》,王延松将茉莉花演唱此曲的位置由舞台右方的楼梯陡然置于舞台檐口的正中,令两个人物之间的对唱空间得到极大拓展,也给观众的审美注意带来了新的刺激因素;其二是从茉莉花得知其身世真相时的眩晕,通过滚梯而下的形体动作直接切换到其母金月儿当年被迫含冤跳楼自杀的情景,这个处理的精妙绝伦在于,既实现了茉莉花母女两代人避免了因谭晶一人兼演两角而难以完成的时空瞬间转换这一技术难题,也将金月儿自杀这个重要情节以最直观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
当然,王延松对于舞台叙事法则和整合多种艺术元素的熟稔驾驭功夫,还体现在对于舞蹈场面的独到安排、多媒体舞美技术的综合运用等诸多方面,从而使《茉莉花》的舞台呈现多姿多彩,有灵气、有看点,耐得咀嚼。
《茉莉花》的另一个重要看点是表演艺术阵容强大。剧中演员大多具有较扎实的歌唱和表演基本功,且都较好地完成了饰演人物的形象塑造任务。毫无疑问,演员的歌唱与表演最令人嘉许。由一人扮演茉莉花和金月儿两个角色,两者虽都是弱者形象,但前者性格清纯,后者为人懦弱,两人遭遇亦各不相同,对此,谭晶﹑王莉、俞越越分寸拿捏准确,表演也相当到位。特别是对茉莉花形象的塑造,更具迷人光彩。声音和形体造型的处理突出人物清纯善良的特点,扮相靓丽,表演朴质无华,在民族唱法中融进流行唱法,声音纯净圆润,艺术处理深情细腻,行腔走句民族风格浓郁,非但极为动听,而且十分感人。扮演阿泉的汤子星﹑汤飞演唱功底深厚,扮演苏珏的李炜鹏﹑赵中晨和扮演上官沛霖的王艺勋广受好评,扮演班头的周鹏﹑陈小涛和扮演苏怡的林萍﹑谭宁音色动人。他们所扮演的形象成为本剧的四大亮点之一,应是实至名归的评价。
作为一部刚刚首演的音乐剧,《茉莉花》已经达到较好水平,但欲将它打造成真正既叫好又叫座的音乐剧精品,仍有不少可予加工提高之处。例如,剧本给予男女主人公茉莉花和阿泉的戏份和唱段均不少,但真正具有性格揭示和形象塑造意义的戏剧动作却不多,导致这两个主要人物在全剧戏剧冲突中一直处于受摆布的被动地位;亦需要加强茉莉花和金月儿的性格反差,拉大母女间的形象对比,这两个人物形象的鲜明性和独立性方能更为显豁。在音乐创作上,若能适当使用二重唱、多声部合唱加强唱段之间的调式对比,则本剧的音乐形式和风格势必更加丰富。
当前,我国音乐剧创作处于低潮期,亟待解决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很多。《茉莉花》的出现犹如奇香扑面,并传送出这样一个积极信号:只要音乐剧艺术家们坚持为观众写戏,坚持以生动的好戏抓人,以优美的音乐感人,我国音乐剧艺术、音乐剧产业的未来必定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