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成功举办晓寒长篇小说《绝石》研讨会 2010年12月10日上午9时,由省文联创研部、文学院、本溪市文联等联合举办的晓寒长篇小说《绝石》研讨会在文学院会议室成功举行。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来宾有省作协名誉主席、著名作家刘兆林,省作协驻会副主席孙春平,省作协创研部王宁、李宏林、张颖等作家,辽宁日报社文艺部副主任许维萍,沈阳市作协副主席初国卿,本溪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于凌波,本溪市文联副主席王重旭,本溪市作协副主席孙承,本溪市作协张正隆、吴松璋等作家,此外文学院的部分教师及研究生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本溪市文联副主席王重旭主持,文学院院长赵慧平教授致开幕词。 作家李宏林先生的发言则侧重于作品创新角度,提出《绝石》的优点在于这一作品的操作是有准备的且富于知识性,风俗人情表现的真实,特别是人物“老二”的塑造尤为生动;而不足之处是则是“辽砚”的政治意义与文化意义渲染不够,在后面方君睿与惠子的婚姻有不合理成分,损伤了方君睿的形象。同时,他也给晓寒提出了“日本人形象如何塑造”“日本文化该怎样阐释”等问题。 孙春平副主席则认为作家创作心态要从容、沉静,而晓寒的《绝石》则是继《家丑》后的又一部平静从容之作。他提出了对辽宁作家的期望——“作家要把文化的根捉住。”初国卿先生的发言则颇为专业,他是沈师文学院82届系友。他阐释了文学艺术越是本土越是世界的观点。一方面写“辽砚”需要实地考察,需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作品的章节题目要有情致,要“俏”,不要用对偶词语。他还建议晓寒把本部长篇题目改为《白云寨》。作家王宁指出《绝石》若用现实主义手法写作完整故事,作品将有更立体的可能,不足之处则在于结尾处理的不够准确。 作家吴松璋则从“探索”的三个方面对《绝石》进行了评论。他认为首先晓寒的小说题材切入点是文化,而文化正是民族气节的最后归属;其次,小说表现了人性,也就是实现了彻底从人物本性出发;最后,小说结构是章回模式,这点虽稍欠吸引力,但是整体上却也显示了晓寒的写作特色。本溪文联主席于凌波在会上也做了简短精炼的发言。他在发言中提出要发掘地域文化特色、文化传统,来促进文化、经济发展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