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方式
  • 加入收藏
  • 沈阳师范大学主页
  • 当前位置:首页  思政工作  时事政治

    代表委员热议:今天,我们的孩子读什么唱什么?

    【来源:毕笑天     作者:     新闻发布:系统管理员    日期:2011/03/20    浏览量:25  】【打印本页】 【关闭
    对话人:

      孙淑君代表(沈阳市残联副理事长)

      朱乐耕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主任)

      王  宏代表(共青团安徽省委书记)

      金竹花代表(辽宁抚顺李石寨朝鲜族小学校长)

      高延青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常委)

      庄  威委员(民革党员)

     

      【阅读提示】

      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空间,加强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创造出更多青少年喜闻乐见、益智益德的文化作品,广泛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

      ——摘自“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除了住房、收入、医疗等热门民生话题外,一项更关乎长远的话题——如何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空间,同样引起代表委员热议。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创造出更多青少年喜闻乐见、益智益德的文化作品”。代表委员认为,在当今文化多元、需求多样的大格局下,这已成为一道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值得关注的“另类”现象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样清新的儿歌,现在的孩子似乎不怎么爱唱了。他们经常哼唱的,是一些一知半解甚至不解其意的成人流行歌。一些熟悉、优美的唐诗,也在他们的嘴里变了样:李白坐船不给钱,被我一脚踢下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知李白死没死……近年来,适合青少年的优秀文化作品层出不穷,但现实中这些与青少年健康成长并不匹配,甚至有负面影响的文化现状,也让一些代表委员担忧。

      孙淑君:我自己也写过儿歌,听到孩子们念着现在那些所谓的儿歌,着急啊!这些另类儿歌,孩子们可能只是一时觉得好玩儿。但这里面暗含的东西,极有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的感情和思想,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朱乐耕:目前,网络与电视成了大多数青少年的阅读主体,但恰在其中存在很多消极、低俗的内容。一些广告,弥漫着浓厚的金钱气息;一些清宫戏,展现的往往是尔虞我诈的宫廷斗争;还有一些电影,暴力镜头过多。这些都对成长中的青少年不利。

      王宏:现在网络上流行词汇“杯具”,广告里流行词汇“性福”,有的孩子真的以为“悲剧”和“幸福”就是这样写的。包括现在非常流行的“神马都是浮云”,中央电视台也这样说,有孩子就问我“神马是什么?”电视、电影、网络上的许多内容,不经意间都带给孩子负面影响,我们要格外重视、全力消除。

      呼唤符合时代的“喜闻乐见”

      很多代表委员说,自己小时候,到了点就要听孙敬修爷爷讲故事。在那个时代,“孙爷爷”是一个让孩子喜欢的文化形象。在文化作品丰富多彩、孩子兴趣爱好广泛的当代,我们如何为不同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提供既喜闻乐见又益智益德的优秀作品? 

      金竹花:现在的父母经常带着孩子一起看电影电视,可是电影院放的大都是商业片、言情片、战争片,并不是最适合孩子看的。期待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深入孩子的世界,深入地体验生活,创造既现代又健康的青少年文化作品。

      王宏:现在一些学校希望通过诵读古典的名著,如《论语》、《三字经》来继承传统,这有好的一面。同时,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创作一些新的作品,既融合当代价值与传统价值,又适合当代青少年的读、看、听喜好。我们不单要从传统文化作品中挖掘经典,而且要创作属于时代的精品。每个时代的青少年都应该拥有属于这个时代的读本。

      朱乐耕:有一个现象,我国青少年的阅读较为偏狭,有的困于课本,有的沉迷网络。从孩子自身来说,缺乏广泛的阅读视野;从整个教育环境来说,缺少素质教育。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缺乏创造力与想象力。为此,我们要致力于改变孩子的阅读现状,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符合当代文化氛围的优秀作品。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