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经济深观察之四:改善民生持续发力
前不久,辽宁义县头台镇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赵勇贵,家里有了一件大喜事,安了光伏发电机。电除了自家用,还可以并网卖钱。一年除了本息,纯利1500元,就可以告别绝对贫困了。义县计划3年时间用光伏发电,让7000户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告别贫困。 这是辽宁确保今年完成25万人脱贫、500个贫困村脱贫的一个缩影。 经济下行的困难期,是保障改善民生的关键期。“越是困难时期,越要守住民生底线。”辽宁省委书记李希强调,“要保住基本、兜住底线,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面对严峻经济形势,辽宁省委省政府保民生、兜底线,上半年,在财政收入下滑的形势下,民生投入不降反升,民生投入占预算收入比例达80%。上半年,各项民生指标稳定增长: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和7%;全省新增就业人数达到24.5万,完成年度计划的61.2%;更难得是辽宁的天儿更蓝了,14市空气质量达标率提高4.8个百分点,平均拥有好天133个。 千方百计保就业 企业不裁员,财政发稳岗补贴。今年初,为稳住就业,沈阳给企业发放稳岗补贴,金额高达该企业及其职工尚能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一半。 就业是民生之本,面对经济下行,辽宁早谋划、早动手,积极做好各类人群的就业工作。 今年辽宁有普通高校毕业生29.3万人,比去年增加9000人。辽宁建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一周一通报”制度,并对就业率低的高校进行约谈。多部门联手举办了近4000场高校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37.7万余个,应届毕业生就业签约率达到88.27%。 2016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局之年,辽宁钢铁、煤炭、建材等行业去产能任务艰巨,企业职工安置问题首当其冲。 为此,辽宁将监测企业户数从1200户扩大到5000户,把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薪酬变化和用人数量变化作为失业监测的重要内容,并规定一次性裁员超过200人必须上报,加强规模性裁员预警。不裁员、少裁员、稳定就业岗位的企业还能获得稳岗补贴。支持企业转型转产、培训转岗,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同时提供公益性岗位,多渠道分流安置职工。通过提升技能、信息对接、岗位援助和社保补贴等多种援助形式,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创业对就业的带动效果显著,全省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创客空间超400家,带动就业10万余人。 上半年,辽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低于年度控制目标。 看得见蓝天,喝得上清水,守得住青山
2015年冬季,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雾霾,将辽宁人惊醒。呼吸的空气是否清新、饮用的水源是否干净,事关每个人的生活质量。 改善生态环境迫在眉睫。辽宁打响了治污攻坚战。 5月,大连市环保局对入海排污口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中心城区59个排污口中有27个超标排放。辽宁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唐军说,“我们绝对不要污染海洋的GDP”。因屡次超标排放,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被处罚近两千万元。 雾霾是冬春季节困扰辽宁人的大问题。改善空气质量,辽宁今年将全部拆除10吨以下的燃煤小锅炉1675台,今后建成区内将不得再新建供暖小锅炉。同时,辽宁全力建设高效集中供暖的热源厂,将拆除的小锅炉全部并入集中供热网,提升供暖质量,实现24小时集中供暖。目前,辽宁的集中供热率已达94.7%。 今年年初,辽宁明确了要在年底前完成淘汰全部黄标车的任务。为防治机动车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提升城区空气质量,9月1日起,沈阳的环保绿标区将由原来的二环路以内扩大到四环路以内所有区域,届时,违法驶入绿标区的黄标车将被处以200元的罚款。 上半年,得益于铁腕整治,沈阳好天多了28天,几乎是一个月。 加速棚改 圆更多百姓安居梦
煤城抚顺在百年开采史中,采出了煤,留下严重的地质灾害。 抚顺将地质灾害区居民避险搬迁工作作为该市民生的首要任务,近6000户居民将乔迁新居。截至7月底,抚顺完成年度棚户区改造任务的80%,货币化安置比例达99.8%。 截至目前,辽宁已基本建成棚改住宅8.3万套,完成国家下达计划的91.2%,货币化安置比例达到73%。 沈阳今年将棚户区改造的任务由原来的24301户增加到25582户,采用货币化方式安置这些棚改动迁户。 在推进棚户区和城市危房改造的过程中,抚顺打通了棚改安置与商品房去库存的通道,对购房居民在原住房评估价值补偿的基础上,再增加25%的购房补贴,让棚改户真正能够买得起安置房。 (人民日报记者 何勇 人民网 孝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