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下午,第八届读书文化节之“向忱讲坛”活动在图书馆三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外国语学院翻译系史国强教授应邀做《删繁就简:一种生活态度和写作哲学》专题报告。史国强教授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与在场学生共读中外经典,聊生活态度,共话写作哲学。来自外国语学院及其他院系的百余名师生参与活动,活动由外国语学院副书记王艳彪主持。
史国强教授从教三十余载,教书育人,学贯中西。作为阅读推广人,他热爱且始终坚持阅读,更乐于与学生分享他的阅读所得。他在博览群书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生活思考和翻译感悟,形成一种“删繁就简”的生活态度和写作哲学。活动中,他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与在场师生共同细读中外经典,回归语言本身,充分品味其中深意。在谈到生活态度的时候,他建议大家要秉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倡简单生活、简易生活、简约生活。在他的讲述中,有《论语》中“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简约自得;有《史记》中“衣不完采,食不重味”的简朴自持;有《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十》中三藏法师“若无常后,汝等遣吾宜从俭省”的返璞归真;有《夏丏尊亲述与弘一法师的二三事》中弘一法师“食陋食”的简单自在;也有《Clara Barton: Professional Angel》中美国妇女解放的先行者克拉拉•巴顿的俭朴生活。随后,在谈到写作哲学时,他非常推崇孔子“辞达而已矣”的写作方式和言语修养,认为在写作的时候应该追求言语简约。通过品读《留德十年》《天下无贼》《Memoires: All Rivers Run to the Sea》《The Reader》《The Cather in the Rye》等中外著作和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写作建议,证明了语言不在花哨、不在深奥,表达清楚就好,无需太多修饰,要用浅显的语言表达深刻的道理。
史国强教授幽默的谈吐、渊博的知识、生动的讲述,赢得阵阵掌声。在随后的互动环节,史教授认真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关于阅读方法、阅读效率以及时间规划方面的问题,并号召同学们要利用好图书馆和外国语学院合作共建的“朝夕经典书吧”,建议大家多读书,尤其是多读外文原版书,与书朝夕相伴,哪怕是一个书名、一句话、一段文章都可能受益终生。
【主讲人简介】
史国强,1984年沈阳师范学院外语系文学学士,1989年辽宁大学文学硕士,1996年沈阳师范学院副教授,2001年沈阳师范大学教授,2003年美国布卢姆斯堡大学访问学者。现为外国语学院翻译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和翻译工作,代表译著有《塞林格传》、《上帝知道》、《布什自传》、《普京自述》、《他创造了<百年孤独>》、《数字时代生活剖析》、《简•方达回忆录》、《梭罗书信集》等。
报告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