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号上午,第九届读书文化节品牌活动《大家说文》第二场如期举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作协副主席荆永鸣老师为我们带来“小说的经验叙述——《北京时间》赏析”专题讲座,活动由我校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李雪博士主持。
讲座开始,荆永鸣老师引用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著名小说家帕慕克和美国著名犹太作家马拉默德对于小说的理解,点出了小说获取成功的诸多因素中,“经验”最为重要。一部小说如同圆葱一般,语言——人物——动作——细节,层层剥下就会发现其内质核心即为“经验”。
荆老师认为,经验主要包含片段经验和整体经验。片段经验蕴含在字里行间,诗词、风俗、美食……,无数小的片段经验就能串成“珍珠”。他强调,不要忽略作品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情节对读者的影响;真正好的小说会让你沉默,会让你进入思考,这就是细节、经验的力量。
整体经验类似于作品的“中心思想”,即作者要集中表达的东西。荆老师指出,经验的叙述同样有几种路径。一是从个别事物出发,抵达大众经验。而阐述一个众人皆知的经验,必须通过一个独特的故事才能抵达大众心中;二是从个别事物出发,通过颠覆大众经验完成叙述,为大众所认知和认同;三是用复杂的事表达复杂的经验;四是用简单的事情表达复杂经验。荆老师强调,从写作技巧的角度看,小说结尾的转折也是表达新的经验的一种方式。在小说的结尾给出一个与众不同的经验,是作家能力的展现,欧亨利式结尾是这种叙述方式的完美体现。
讲座的最后,荆老师与现场听众展开了热烈的互动,他就“小说的叙事视角的选择”、“底层文学的困境”、“小说《北京时间》中方悦是否有原型”等问题做了精彩的回答,并向现场的同学赠送了他亲笔签名的代表作《北京时间》。整场讲座历时近三个小时,荆老师以其独有的视角、渊博的知识以及简洁有力的语言,将“小说的经验叙述”这样一个极具专业性的话题,阐述的清晰明了,现场每一位读者都受益匪浅。
荆永鸣简介:生于1958年,内蒙古赤峰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中国煤矿作协副主席。在煤矿工作20年,先后从事教学、宣传、工会、编辑和办公室工作,1985年开始文学创作。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家有多远》、《北京时间》,中短篇小说集《外地人》、《大声呼吸》、《创可帖》、《在时间那边》等。作品多次获《人民文学》、《十月》《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北京文学》等奖项。短篇小说《外地人》和中篇小说《北京邻居》获内蒙古自治区文学创作"索龙嘎"奖。中篇小说《大声呼吸》和《北京房东》获老舍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