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做客沈师传古籍之美2018年10月26日晚5:30,在图书馆四楼启智研讨中心,图书馆文化季“古书之美”系列活动——“古籍版本鉴定基础”如约而至。本次主讲人是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老师。本次讲座由我校图书馆与文学院联合举办,文学院副院长郝继东院长主持。图书馆馆长王宇、副馆长吴瑾参加了本次讲座。前来参加讲座的听众不仅有我校古籍保护与修复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古籍保护协会的同学、文学院部分教师、图书馆古籍特藏中心的老师,更吸引了来自东北大学、辽宁大学等高校的老师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前来观摩学习。 陈老师以目前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涉及古籍文献的范围为主题导入,从古籍的概念、版本和版本学、版本的名称、鉴定版本的基本途径四个方面介绍了以汉文古籍为主的古籍版本鉴定基础知识。并以图片的形式,向师生们展示了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等不同的古书装式,以及来自大英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权威机构的中国历朝历代各种古籍文献的书影。陈老师向我们阐释了不同时期文献版本类型、风格、字体等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的藏书和钤印知识,清晰明了,妙趣横生。 整场讲座共持续两个半小时,陈老师深入浅出,丰富生动的讲解,使在座师生对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并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多了一份敬畏之心。与此同时,陈老师表示古籍鉴定的能力是古籍修复与保护相关工作的基础与关键环节,就像陈老师说的,“从陌生到熟悉,从好奇到热爱,是过程,更是一份历史担当。”陈老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古籍保护的队伍中,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将古籍这一人类共同的珍贵遗产传承下去,生生不息。
【专家简介】 陈红彦,研究馆员,现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个人理事,兼任社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导师。2016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17年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古籍收藏史、古籍版本目录学、古籍保护等。近年来主持或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科研项目多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