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方式
  • 加入收藏
  • 沈阳师范大学主页
  • 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师大

    《辽宁日报》报道我校肖迪教授把京剧梅派艺术带到清华大学

    【来源:梅兰芳研究所    作者:    新闻发布:张洋    日期:2024/05/31    浏览量:26  】【打印本页】 【关闭

      近日,京剧大师梅葆玖亲传弟子、梅兰芳艺术研究所所长、我校教授肖迪来到清华大学,以《新时代梅兰芳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为题为清华学子讲座,收到良好反响,《辽宁日报》进行了相关报道。

    相关链接:https://wap.lnrbxmt.com/news_details.html?from=androidapp&id=400604&timestamp=10317040625048779


    原文:

        五月的风,夹杂着花草淡淡的清香吹进清华大学西阶教室......


        “ 今年是纪念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梅葆玖先生诞辰90周年。作为梅派艺术第三代传人,能够把中国京剧梅派艺术带到清华大学的校园,是我的荣幸,也是我的愿望。”5月28日,京剧大师梅葆玖亲传弟子、梅兰芳艺术研究所所长、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肖迪来到清华大学,以《新时代梅兰芳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为题为清华学子讲座。

        京剧艺术是表演艺术,是角儿的艺术,开场肖迪先为大家演唱了一段交响乐伴奏的《梨花颂》,同时又邀请了台下一个听课的学生,跟她一起合唱了第二段,现场气氛一下热烈起来。

        之后,肖迪对京剧梅派艺术进行了梳理,她说:“梅兰芳是中国戏曲的杰出代表,他在京剧舞台上塑造了虞姬、杨贵妃、洛神、嫦娥等女性形象,创造了永恒的‘梅兰芳意象’,使梅派艺术成为中华文化史上的璀璨一笔。”

        学生们肖迪在讲座中了解到,1915年梅兰芳排演的第一部古装新戏《嫦娥奔月》开创了京剧舞台上古典神话歌舞剧的先河,同时也为梅派传统青衣行当,向花衫行当的演变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有着划时代的里程碑的作用。

        100年后的2014年在师傅梅葆玖亲自指导下肖迪复排了《嫦娥奔月》,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精彩呈现,获得热烈好评。

        讲座中肖迪讲述了当年创排《嫦娥奔月》的艰辛过程,她说,仅凭一张照片和一个唱段,要把一个小戏复排成一出大戏,她顾虑很多,是她师父梅葆玖一直在鼓励,说《嫦娥奔月》一定不是100年前的样子,因为梅派艺术是在不断的革新、不断的创造中发展起来的。于是她大胆创新实践排出一部京剧大戏《嫦娥奔月》。

        现场,肖迪还结合《嫦娥奔月》,亲自示范向同学们展示梅派唱腔、念白和身段的艺术美,博得观众热烈的掌声。

        讲到梅兰芳艺术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时,肖迪讲了两个主题,一个是交响乐《霸王别姬》,二是百年传承的《嫦娥奔月》,这两部戏如何以创新的形式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的。

        肖迪对交响乐《霸王别姬》做了详细介绍,不仅有视频和图片,还让她的14岁学生程莉淇带着京剧造型装扮,表演了《霸王别姬》舞剑选段,程莉淇精彩的舞剑表演,惊艳了全场观众。

        肖迪的另一位学生丁文萱,还在现场演唱了梅派经典剧目《宇宙锋》和《太真外传》选段。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京剧表演艺术不能只停留在文字上的研究,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感受京剧表演艺术的魅力,肖迪在现场教京剧身段动作、甩水袖,舞双剑等表演,大学生们纷纷上台跟着学。

        林旻仪是来自马来西亚在清华大学的留学生,她与肖迪互动, 她一边观察一边模仿,学着老师的步法,在一伸手,一蹙眉,一步法中展现京剧动作的神韵。“我是这么近距离的去亲身感受京剧、欣赏京剧,中国传统文化真是的魅力无穷!”林旻仪说。

        此次在清华大学讲座得到师生一致好评。“艺术家此次走进大学校园,开拓了我们新的眼界,体验京剧表演艺术的感染力和魅力。”王姓学生说。

        此次肖迪能代表辽宁文艺到清华讲课,是一件荣誉的事情。

        “虽然,梅兰芳艺术研究所多年来已经在很多高校开展系列巡演,巡讲达百场。但是来到清华讲座,让我们倍感振奋。”一位青年教师说。

    清华大学老师嵇瑒说,通过此讲座,对京剧梅派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是20世纪中国戏曲史上的一座高峰:他是敢为“天下先”的创新者,是以辛勤工作回报祖国的“艺术劳动者”,是让中国京剧走向世界的享誉世界的大艺术家。

        肖迪说,通过今天的讲座,希望可以吸引更多高质量的观众和青年朋友,愿意用更很多的时间,去了解京剧,感知梅派。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每一代人身上得以弘扬和传承。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视频和照片由辽宁日报记者 杨竞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