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用好调查研究这一我们党的“传家宝”,练好调查研究这项“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蕴含着人民至上、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思维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科学方法论指导。
坚持人民至上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重要论述的根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和根本工作路线。通过调查研究,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掘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出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从而更好地作出决策、服务人民。
调查研究首先要站稳人民立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始终装着人民群众、父老乡亲,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立场上、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不是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他在《谈谈调查研究》一文中指出:“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他身先士卒、心系群众,多次到基层一线甚至偏远农村开展调查研究。2013年到湖南十八洞村、2015年到陕西梁家河村、2017年到河北德胜村、2018年到四川三河村、2020年到云南司莫拉佤族村、2021年到贵州新仁苗族乡化屋村、2022年到山西冯南垣村等等,深入考察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倾听百姓的心声,竭尽全力为人民排忧解难,提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整治“四风”、为基层减负等许多为民、惠民、富民政策,体现了强烈的爱民、为民、惠民情怀。
调查研究要虚心向人民请教。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不仅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实践来检验。“不同的县有着不同的资源和禀赋,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了解情况、问计于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千万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搞浮光掠影、人到心不到的‘蜻蜓点水’式调研,不能搞做指示多、虚心求教少的‘钦差’式调研,不能搞调研自主性差、丧失主动权的‘被调研’,不能搞到工作成绩突出的地方调研多、到情况复杂和矛盾突出的地方调研少的‘嫌贫爱富’式调研,而是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只有基于这样的调研成果,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经得起人民检验的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不仅这样要求党员干部,而且以身作则,在调查研究中轻车简行、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切实做到接地气、通下情。
坚持守正创新
坚持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重要论述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开创性事业。前进道路上,不可避免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指出:“情况搞清楚了,就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想出来的点子、举措、方案符合实际情况,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就是守正创新的过程。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要守其正。坚持调查研究是我们党一贯的工作方法和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法宝。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方法,是我们党开展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论和成功经验。只有始终坚持并不断加强调查研究,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真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的正确制定与贯彻执行,才能在工作中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失误,即使发生了失误也能迅速纠正并继续前进。“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回顾我们党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看到,什么时候全党从上到下重视并坚持和加强调查研究,党的工作决策和指导方针符合客观实际,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而忽视调查研究或者调查研究不够,往往导致主观认识脱离客观实际、领导意志脱离群众愿望,从而造成决策失误,使党的事业蒙受损失。
调查研究是解决新情况新问题,要出其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都没有现成的经验,都是全新的课题,必须在学中干、干中学,而调查研究就是一种最好的学习方法。正是通过持续不断的调查研究,中国共产党人逐步认清中国的基本国情,找到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正确工作方法。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层出不穷的新矛盾新问题、瞬息变化的客观事物和科学技术,要坚持一切从新的实际出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开展调查研究,适应社会信息网络化特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调查研究的手段和方法。
坚持问题导向
问题是时代的口号、声音。只要科学认识、准确把握、正确解决每个时代的问题,就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重要论述方法论的鲜明特征。
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调查研究要聚焦现实问题。“调查研究,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领导干部搞调研,“要有明确的目的,带着问题下去,尽力掌握调研活动的主动权”,为了客观、准确、透彻了解掌握事实真相,在调研中不能只有“规定路线”,还应有“自选动作”,看一些没有准备的地方,搞一些不打招呼、不作安排的随机性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就如何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方案提出“情况要摸清”“目的要明确”“任务要具体”“责任要落实”“措施要有力”五点要求,强调要“深入调查研究,搞好基础数据测算,善于解剖麻雀,把实际情况摸准摸透,胸中有数,有的放矢”,体现了强烈的问题意识、问题导向。此外,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中央委员会的每一位同志都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要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迈开步子、走出院子,到车间码头,到田间地头,到市场社区,亲自察看、亲身体验。”
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调查研究要切实解决问题。调查研究包括调查与研究两个环节,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一些领导干部在调查研究中存在调查不够或研究不够的问题,有的同志只调查不研究,装回“一兜子材料”并以“报告”草草了事;有的领导干部连调研汇报也不听,调查材料也不看。“为了防止和克服决策中的随意性及其造成的失误,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必须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决策的必经程序。”“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政策措施出台,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为了提升调查研究的质量,还应注重对调查研究的评价和评估,形成“调查研究—对策建议—评估优化”的程序闭环。“对尚未研究透彻的调研成果,要更深入地听取意见,完善后再付诸实施;对已经形成举措、落实落地的,要及时跟踪评估,视情况调整优化。”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每一项历史性成就,无不是我们党顺应人民期待、把握客观规律,基于“问题意识”作出正确决策的结果。
坚持系统思维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性存在。只有用普遍联系、全面系统、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调查研究,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准确把握客观实际,真正掌握规律,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坚持系统思维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重要论述方法论的又一显著特征。
坚持系统思维,就是调查研究要全面、客观、准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调查研究是认知事物、发现问题、解决矛盾的活动,是科学决策的先决条件。调查研究的对象、内容是否全面系统,方法、手段是否全面到位,决定我们对客观事物认知的程度以及进行决策的科学程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既要调查机关,又要调查基层;既要调查干部,又要调查群众;既要解剖典型,又要了解全局;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只有这样调查研究,才能获得全面、真实的情况,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对策。
坚持系统思维,就是调查研究要“解剖麻雀”、突出重点。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持系统观念,不仅强调全局、整体,而且强调重点、特殊,要把握好“全局与局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新时代以来,围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调查研究的重点问题、主攻方向也不同。例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注老少边穷地区群众,坚持把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作为调研重点,花更多时间了解和研究。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调研,提出“精准扶贫”战略,为决胜脱贫攻坚工作精准把脉、精准制导。通过重点调研,解剖典型、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推进工作。
(作者单位分别为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